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
|
名称:旅游管理硕士 |
一级学科(学位类别) |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
□ 博▇硕 |
代码:125400 |
|
牵头学院:威尼斯wns.8885556 |
|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
材料联系人 |
姓名:曾斌丹 |
|
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¾ |
|
电话:0731-88872010 |
威尼斯wns.8885556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2021年 5 月 28 日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概况与年度发展目标
(一)学位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旅游管理是威尼斯wns.8885556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旅游管理学科获得湖南省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MTA)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等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学科优势。已培养MTA毕业生110人,均顺利获得学位。目前在校MTA研究生38人。
(二)学位授权点的年度建设目标
按照学位点评估新要求,全面提升培养质量。一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建设多样化的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严格要求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二是严格毕业论文送审、评审和答辩环节,确保上半年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顺利毕业。三是支持鼓励师生参加全国MTA案例大赛以及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力争多申报,争取好名次。四是做好下半年研究生录取和导师分配工作,按新要求加强导师培训,确保全过程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四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通过公众号、网站和校友资源,扩大MTA培养的影响力,力争扩大来年的报名量和录取量。
二、 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建设情况
(一)学位授权点的方向设置
目前MTA培养计划并未设置特别的招生方向。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旅游管理系、酒店管理系和会展经济与管理系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特点,形成了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旅游会展管理和研学旅游等研究方向。
(二)师资队伍
1. 精选组建校企双导师队伍
我校共遴选MTA 研究生指导老师44 位,其中学界导师19 位,业界教师25位,业界教师占MTA 教师总数56.8%,师资结构总体上较为合理,学生选择指导老师的余地较大。2020年招生的校内导师有11名,校外导师有20名。
2.打造国际视野“双师型”导师团队
学界导师均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其中“双师型”校内导师12人,占校内导师数的63.2%;有81.2%的校内导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师资培训、校际交流和进修等;承担MTA核心课程的校内导师年均参加1次以上国内交流或培训。
3.广纳行业精英,高水平建设校外导师群
校外导师均为国内旅游业界或湖南省旅游实业界的重要领军人物,大部分具备研究生学历或高级经济师职称;校外导师深度参与到MTA硕士生专业讲座、实习基地建设和就业指导等多个环节。
(三)科学研究
自200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旅游局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级科研课题50余项,横向课题5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5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荣获各级各类奖励40多项。
2020年MTA师生发表论文35篇,其中SSCI、CSSCI、CSCD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立项11项,获得省部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3项。
(四)平台建设
获批4个省部级教学实验实践平台,其中酒店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018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韶山红色文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019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与旅游扶贫基地2019年获批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研学旅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020年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三、 学位授权点人才培养情况
(一)学位授权点上一年度研究生党建及思政工作情况
1.强化党建引领
MTA党员归属于威尼斯wns.8885556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该研究生党支部强化了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会、党史学习会等活动开展,通过了省级党支部“五化”建设考核,不断提升了党支部建设质量。突出了党建在育人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全院师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突出课程思政
聚焦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全过程,更新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形成 “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良好局面。针对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3.探索实践思政
依托实践教育平台,强化研究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与思想政治有机衔接。2020年组织研究生赴雪峰山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情系雪峰,助力振兴”社会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对乡村旅游农户的有效参与和可持续生计的相关调研,引导大家成为“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践行者。
(二)生源情况、招生规模和结构
我校 MTA 生源较充足,来源有职业院校教师,文旅行政管理部门干部,景区、酒店、旅行社、餐饮等企业管理人员,拥有较好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工作基础。目前共有在校生38人,其中2020年入学11人。
(三)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情况
1.突出五大价值
我校MTA课程体系建设以“3-7-7-1”体系(3门公共课+7门专业核心课+7门专业拓展课+1门专业实践课程包)为核心。突出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自主权;充分发挥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专业素养高和实践基地多的优势;突出服务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应用能力作为MTA教学的核心;强调人文精神与人文底蕴,增加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MTA教育发展趋势相吻合等五大价值理念。
2.注重案例教学
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7门专业拓展课程中有可持续旅游、旅游企业战略、会展策划与管理、饭店管理与经营4门课程采用较多的案例教学模式。多位教师为案例教学专门编写了案例库,其中孟奕爽主持了研究生院的教改课题《会展策划与创意案例库》,《雪峰山:肩负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旅游精准扶贫》获得了2017年度全国MTA优秀教学案例奖和2019年度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奖。
3.强调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要抓手。所有课程教学内容力求发挥双重教学作用,提升学生对于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管理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结合全球旅游业发展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题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制度化聘请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开设旅游管理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4.契合行业所需
课程体系建设高度契合和响应了旅游行业发展需要。专业课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景区、旅行社、酒店、会展等旅游企业管理当前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了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所需专业技能,帮助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础。
(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和成效
1.实施“基地+项目+品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
我院“基地+项目+品牌”教育创新的探索与构建,主要依托韶山、雪峰山、岳麓山-橘子洲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区校共建基地,围绕“初心问道”党建项目、“鸿鹄计划”培育项目、“红色传承”双创项目、“筑梦之旅”主题党日活动项目、“使命先锋”实践调研项目等,强化“校地(红色基地)合作”,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和高校智力优势,以项目为纽带,通过党建理论、思政理论、专业理论同步指导,有效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并充分调动相关资源,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引导学生把专业技能与红色教育深度结合,涵养学生深厚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精神。
2.实施“社会实践+专业论坛”专业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立德树人,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感受思政教育和专业实践,提升研究生科研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2020年组织了学生赴雪峰山和韶山市韶阳村分别就乡村旅游农户有效参与和可持续生计、红色旅游特色创新与IP设计进行了调研,有力提高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及科研实践能力。
2020年学院以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建党100周年献礼”为主题,举办了湖南省“红色旅游研究生创新论坛”,鼓励MTA研究生参与并就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挖掘,红色旅游富民功能拓展等内容展开研究,有力推动学生的专业能力。
(五)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1.强化学术训练,提升学术思维
MTA专业培养始终贴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学术训练。除日常课程教学之外,2020年邀请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陆林教授等知名学者为MTA学生讲授学术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及旅游研究前沿问题,有力提升学生学术思维能力。
2.参与产业实践,各类成果丰硕
MTA学生全方位参与旅游产业实践研究,取得应用型成果25项,其中研究报告9项,行业标准2项,比赛获奖4项,调查报告3项,国际交流合作成果1项,其他6项。学生通过专业实践,有力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规划咨询、旅游教育等职业资格证书20余项。
3.实践创新显著,行业反响良好
学员先后针对研学旅行、文化旅游、旅游教育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报告撰写、旅游行业标准制定、各类研究教学竞赛,服务行业发展反响良好。如史双全参与制定的《研学产品设计与评价规范》成为2020年湖南省地方标准,对促进研学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参与国际交流,开拓国际视野
MTA学生通过参与国际合作,把握旅游业发展前沿趋势,提升了国际视野与战略性思维,推动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如杨雅慧等MTA学生参与完成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Karine教授为校内外研究生开设的《what is more sustainable: mid or high-rise design?》国际课程并撰写英文微课总结报告,有力开拓了国际视野。
(六)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1.系统性保障。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我校专门出台了《威尼斯wns.8885556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研究生开题与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和论文质量评价指标》等规范性文件,对MTA学位论文选题、内容、方法、格式进行了系统规定。
2.全过程指导。根据学校和学院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导师对学生从选题、开题到搜索、分析文献资料,从数据调研到论文撰写进行全程监控和辅导,保证了MTA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
3.专业性要求。根据MTA 研究生培养目标要求,我校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在制定MTA 研究生的具体培养方案时,既注重其学位论文的理论水准,又结合MTA 研究生注重实践等特点,规定凭专业调研报告也可获得相应学位,取得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实质性突破。此外,将业界导师的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融入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确保了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七)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
2020年度MTA研究生毕业13人,授予学位13人。13人全部就业,其中9人就职于威尼斯wns.8885556、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3人就职于企业,1人就职于政府部门。
四、 学位授权点社会服务情况
(一)服务国家与地方旅游发展
主持编制各级政府规划项目25项,如《湖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南省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研究制定旅游类标准8项,如《研学旅游基地评价规范》、《湖南省研学旅游产品规范》、《展览展示工程企业等级划分与评定》等。
撰写高水平智库文章30篇,如《聚力自驾游推动旅游业复苏提质》、《着力五大转变,助推湖南全域旅游提质升级》等,曾获得省领导批示,被学习强国、中国旅游新闻网等众多主流媒体转载,助力政府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二)服务旅游行业发展
主持各类行业调研报告10多篇,如《湖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湖南省会展业发展报告》《湖南省研学旅游品质提升路径研究报告》等,获得普遍好评。
深度服务行业企业达15家,包括韶山旅游发展集团、雪峰山旅游公司、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获得了很好的服务绩效。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伍蕾老师带领支教团队前往泰国,通过包饺子、京剧脸谱、五子棋、国画、剪纸、刻画等教学方式和游戏,展示和传播了中华文化。
(三)服务旅游脱贫攻坚
完成《湖南省旅游扶贫总体规划纲要(2016-2020)》、《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助推湖南全域旅游发展及精准扶贫研究》等项目,为湖南旅游产业扶贫政策制定起到重要作用,助力上千个村庄实现脱贫致富。
对口扶贫插柳村,编制《绥宁关峡乡插柳村旅游扶贫规划》助力插柳村旅游扶贫,插柳村扶贫案例已入选湖南旅游扶贫经典案例《让美丽战胜贫困》,郑群明老师因脱贫攻坚作用重大贡献,获湖南省委组织部记功奖章。
(四)共同抗疫助力旅游业复产
疫情期间,全体老师发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纷纷为旅游类企业寻求应对之策,许春晓等6位老师积极参与直播授课,集体抗疫。鲁良等8位老师参与湖南省“科学应对疫情•重振湖南文旅”金点子建言献策活动,并获6项大奖;蔡卫民撰写《展览活动与展览场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南》和《会议活动和会议场所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南》,并面向全国进行发布,助推旅游业复工复产。
五、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认真对照《旅游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各项目具体指标,发现我校MTA 教育项目在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教师队伍与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发展与社会认可等各个方面均已基本达标,但在自查、自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我校MTA 教育项目的招生人数连续3 年都在10 人左右,与学位点拥有的优势教学资源难以匹配,也直接增加了办学的边际成本。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全国MTA 教指委确定的办学宗旨、考试科目和报考条件的局限性直接有关;同时也与我校MTA 学位点建设目前尚不完善,专业方向发展单一有关;此外,也反映出了我校MTA 在招生过程中的宣传力度与和招生渠道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拓展。
2、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突出。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实践需要的“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就要求突出MTA 的职业导向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自查自评过程中发现,我校MTA 学位点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在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但在MTA 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与开发、案例库建设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如何通过系统化改革,进一步突出MTA 研究生培养的自身特色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3、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重在质量的打造。这就要求MTA 学位教育应当在政策、机制、内容和手段等多方面形成稳定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自查自评过程中发现,我校MTA 学位点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已基本到位,但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如教学过程管理如何更加有效、学界和业界导师在学论文指导中的有机对接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实效等方面还有待细化和加强。
(二)改进措施
针对我校 MTA 教育项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多方位拓展生源渠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向上面要政策,大力改革入学考试制度,将招生对象放宽到应届毕业生;入学考试除公共课外,其他能力可由业界进行评估并确定准入门槛,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行业在职人员报考;②积极面向行业需求,针对细分市场设立专题班,培养紧缺旅游人才,如专门培养旅游开发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等;此外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面向旅游管理机构或旅游企业开办专门的MTA 班;③利用我校MTA 教育项目面向大西南的区位优势,对民族地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行业在职考生可以考虑适当加分,以提高其录取比例。
2、以创特色、扩影响为旨归,深化教学改革。①利用我校MTA教育项目实践基地和业界导师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学院与实践基地合作的“订单式”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推广已经取得实际效果的案例教学方法;②在做好课程标准开发的同时,依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和MTA 专业教材开发,力争建设1-2 门专业精品课程;③加强创新型师资团队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复合型、产业型和双能型人才;同时,采取走出去的方法,让每位MTA 专职教师定期到旅游业一线学习交流,熟悉旅游行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旅游企业管理的新动态。
3、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针对我校MTA 教育项目有关规章制度少数薄弱环节的改进措施有:①完善MTA 教学管理的监督机制,结合相应的测评制度,在广泛收集根据同行意见的基础上,采用帮扶的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②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切实提高一线教师在MTA 精品课程开发、双语课程教学、高级别教改课题和教学成果奖申报以及MTA 专题研究等方面的积极性。③完善我校MTA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实效,以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下一年度工作要点
1.创新宣传手段,扩大生源。通过公众号、学院网站、印制宣传册、招生H5等形式,投放到校友群、院友群、各位导师的空间和校外导师的企业群,扩大生源,力争招生量快速提升。
2.鼓励导师创新教学方法,申报项目制教学研究;支持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将课堂带进企业、带进景区、带进田野,通过研究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3.深入推进“基地+项目+品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强化实施成效,积极申报2021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力争有所突破。
4.积极动员导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申报全国MTA优秀案例集,力争取得好成绩。
5.鼓励利用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和论文研究。充分利用凤凰、韶山、雪峰山和研学旅游创新创业中心这四个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问题和现实状况,深入基地进行课程教学,深入企业进行论文研究,力争培养一批高水平毕业生,形成一批高水平毕业论文。初步形成良性的MTA人才培养机制。